从福建到云南蒙自颇费一番周折,飞机加汽车,加上等候时间,算算足有十几个小时的行程。从日出走到日落,当我们抵达这个滇南小城时,天已黑,雨正落,夜好冷,有点感冒,实在有些郁闷。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冲走了旅途的不快和疲乏,红彤彤,热乎乎,一口气吃下去,感冒也好了大半。莫非这就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过桥米线”?酒店的小妹妹却笑笑:这不过是最普通的小锅米线,要吃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得明天早起。
在云南种类繁多的小吃中,过桥米线应该是知名度最大的一种,在昆明,24小时都能吃到。但来到过桥米线的老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想吃好吃的过桥米线必须赶早。因为烫熟米线的鸡汤要早上的最浓,也最鲜美,到了下午晚上,就得兑了开水,充其量只是草草果腹而已,离美食差远了。因此蒙自一般的米线摊到下午就不做过桥米线了,晚上干脆就歇业,或者改做其他的鳝鱼米线、小锅米线等等。
心里一直惦记着早上的过桥米线,次日早早就醒来,尽管外面依然雨下不停,不过不能阻挡我觅食的决心。
蒙自不大,做过桥米线的店也不少,我去的是一家叫王记的米线店。进得店来,才发现自己还是起得晚了,整个店里已经很热闹了,几乎都客满了,蒙自县城旅游还没有做大,来吃的基本上是本地人。一个小妹上前招呼,这里的米线丰俭由人,从几元钱的到40元的过桥米线都有。来之前,云南的一个同学说:过桥米线10元20元一套的就顶天了,再往上走的全是噱头,这个道理和在福州吃锅边是一个样子的,有众多调料的高档海鲜锅边,未必就比最普通的五元十元的好到哪里去,街头小吃,味道要接地气,价格也一样。
米线配料第一层
米线配料第二层
配菜是店里早就准备好了,马上就送上来了。两个大碟里面放着一堆小碟,切得极薄的鱼片、肉片、火腿片,加上香酥肉(猪油渣),鹌鹑蛋、鸡翅膀、青菜、豆芽、蒌蒿等林林总总真是丰富。
可别小看这些配料,正宗的地方总有那么多讲究:猪油渣叫香酥肉,是五花肉裹上淀粉炸的,还非得蒙自的才够香,当地有这么一句话:“一碟香酥,三年学徒”,说的就是这个;鱼片也非普通玩意,不是草鱼不是鲤鱼,还是乌鱼;火腿片也有来头,这可是云南的宣威火腿,中国“三腿”之一啊,够鲜;最关键的是还有一碟黄色花瓣,仔细一问才知道,是菊花,蒙自的过桥米线最正宗的地方就在于这个菊花,以花入菜,别的地方还真少见。
少等片刻,跑堂就将一碗没有热气冒出但却滚烫的高汤端到面前,据说这高汤用壮鸡、肥鸭、鲜猪排骨、筒子骨等炖上五至六小时才行,所以汤色够白。根据旁边的食客指点,先放肉,后放菜,然后是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么霸气的花朵一放,顿时让整个米线色彩一下子就活跃起来。米线上来,在倒进去烫上几分钟,就可以指挥筷子大快朵颐了。
菊花是蒙自过桥米线的点睛之笔
如果喜欢味重的,边上还有当地的调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加减。放入少许云南特有的甜酱油、胡椒,红红的辣椒油,看着红红黄黄色彩丰富的米线,什么传说,什么矜持都抛到脑后,大吃才是最重要。
一大碗米线下来,虽然没有想象中惊艳,但汤够鲜,米线够有韧劲;配料够有创意,倒也吃得我口舌生津,浑身热乎乎的。
如今,蒙自的过桥米线开遍全国,但食物在原产地的味道还是没办法带到全国,所谓的正宗,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你若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zhen0635.com/cyjs/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