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细齿

2、生活习性

鲈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沿海

鲈鱼,属鲈形目,鮨科,鲈属俗名花鲈、七星鲈、花寨、寨花、鲈板、鲈子、青寨等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属广温、广盐性鱼类,适合在各种水体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养殖,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目前市场价格在30~40元/千克,已成为当今海、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各省市(尤为浙江三角洲地区)已广泛养殖,其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正迅速增长

据观察,体长1.5厘米以下的鲈鱼苗生活在近海表层,2厘米左右时则游向沿岸或河口,5厘米时开始溯河索饵1龄的幼鱼在秋季多栖息在河口及沿岸浅水处,2龄以下的个体常栖息于淡水中,自10月至翌年3月份,大草鱼养殖部分游入海中深水区越冬冬季也有部分幼鱼随成鱼游向外海越冬,但一般栖息的水域都比成鱼浅

1、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春季鲈鱼的幼鱼随海潮成群溯河进入河口海区,在近岸浅水区域摄食和生长,部分则进入内河秋季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部分较大的个体离开近岸游向深水区亲鱼通常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份在河口近岸、水深10~20米水域的岩礁间产卵,产卵后便留在附近的深水区

鲈鱼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5~4倍头中等大,体长为头长的3~3.2倍眼大吻略尖,口大,端位,口略斜裂,下颌长于上颌,上颌骨后端伸至眼后缘的下方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细齿体被小栉鳞前鳃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后角有大棘1个,下缘有向后下方的大棘3个有背鳍2个,第1背鳍的草鱼养殖基底比第2背鳍的长,两背鳍中间以低鳍膜相连,有13~14枚硬棘和12~14根鳍条,其中以第5根硬棘最长臀鳍有3枚硬棘和七八根鳍条,其中第2根硬棘很强大尾鳍为叉形身体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或灰白色,背部两侧及背鳍的硬棘部散布有若干灰黑色的斑点,此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模糊不清,多数低龄鱼体侧都有黑色斑点在背鳍的鳍条部和尾鳍上有暗色边缘

鲈鱼为近岸浅海中下层的广温、广盐性鱼类能在淡水至3.5%咸水中生活但通常生活在河口咸淡水处,也有直接进入半咸水或淡水湖泊生活的鲈鱼的生存温度为2~34.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水温在10℃以下不摄食


治疗白癜风小偏方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zhen0635.com/cyyz/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