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集叶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1227/4750275.html

学医简历

著书立言,圣贤能者之事也。余乃一乡医,岂敢有此非分之想?若想,也或只在梦里。

大概是在5年前,我闲居无聊,女儿劝我上网。看到网上人人都有"网名",于是取我所写文集之名而冠之。即"杏林集叶"。本集中大多数的篇章,早在数年前即已在各中医网站上发表过,承蒙网友厚爱,各论坛也多有转载,可惜有部分网友在转载时未注明作者。

忽有一日,岐黄中医论坛管理员说;拟把我在网上发过的文章归拢—下。出一本书。-一方面免致资料流失。另—方面还能供论长网友翻阅。并嘱我写—篇学医的简历。余感-其言嘉诚,乃慨然允之,即此篇之作也。因论坛上的文章多为"随笔",故其中有的文章此次略有"润改",有的增加了医案,但主体没有变动。同时又增加了不少以前没有发表过的文章,还有我常用的部分"秘方"、"验方",相信您在重读我的文集时,不会失望。

我的实名,郭永来。我的祖籍是山东省沂南县,按现在的考证,就是诸葛亮出生的地方。可惜的是,我不是在这儿出生的,所以也就没能沾上他老人家的灵气。我父亲小的时候,因沂南这儿闹灾荒,由我爷爷带到了日照县沈疃(现属陈疃乡)。年阴历九月十八日,我就出生在沈疃。

年因修水库,我住的村庄大部分淹入水中,成为库区。我随父母迁到了吉林省安图县亮兵台乡一个叫风西的小村庄。14岁那年,我小学毕业,考上了安图一中,只读了半年,就因家庭原因和我的厌学而辍学。

讲到学医的动机,别人学医,都有家庭渊源和远大的理想,动则曰"几代或十几代之传人",或曰"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或曰"不为良相,必为良医"。说实话,我的思想没有这么崇高。我15岁就参加了农业劳动,几年下来,才知重体力劳动的辛苦。因而常想,自己年轻,苦累也罢,但若年老时又当怎么办?应该学点技术之类的才好。想学木匠,木匠也不轻松,想学兽医,又觉不雅(这是小时的想法),之后就想到了中医。

回忆小时候,我曾随母亲去求医,见老中医端坐椅上,三指按脉片时,处方一纸即罢,真乃轻松事也,遂心向往之。但我家在我之前没有识字的人。我也没见过医书是什么样子,且当年凡属技术性质的书籍根本买不到,学医也只是想想罢了。

我17岁那年。有一次到具城夫玩,发现书店中有一本医书,有药也有方,遂欣然买下来,带回家开始研读(后来才明白,那是年版的中国药典)。

在我的几位表哥中,当时有一位已经干了十几年的乡村医生(当时称赤脚医生),见我读此书,言之曰;原来表弟喜读医书,但你所读乃是药典,学医不能只读此书。于是他到"医院"找一位姓王的医生给我借了两本书,一本是南京中医学院编的《中医学概论》,一本是承淡安编的《中国针灸学》。该医生言之在先∶过些日子必须归还。

"文革"时,书店中除毛主席著作之类的书外,别无他书。此书系借来的,又须归还,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何不抄下来?说干就干,我买来纸笔,开始利用一切闲暇抄书(因王医生回山东两年多。那段时间我把书的大部分章节都抄了下来)。之后,我又通过邻居家一位姓曹的老人,认识了在县城的老中医关云武先生(此时关老已是76岁),并经常去找他借书看。时间长了,有人问时他便说∶"这是我的徒弟。"同时他送给我一部《医学心悟》,--部《黄氏医书八种》,一本《濒湖脉学》。其他书只是借与我看,并不送我。我在他那里还见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因其议论宏阔,处方新颖,很是喜欢,于是又开始抄书。其间我还抄过《济阴纲目》(线装本。共8册)。这样过了三四年,直到后来医学书逐渐出版,我才停止了抄书。当时我曾累出一场病,头痛头晕,恶心,天旋地转,不敢睁眼("晕动病"——以前称作美尼尔综合征)。自己在书中找了一个处方,吃了好几剂中药,总算好了。当时虽然很辛苦。现在回想起来,有好多东西都是当时"抄到头脑中"的。付出了劳动,总会有回报的。

环有—件事。大概也算是我学医的—种动力吧。我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大的5岁,突然得了病。高烧,昏睡,鼻翼扇动得很厉害。叫醒她。就要水喝。喝完水。倒头又是昏

睡。当时我刚开始涉猎医书。根本不知是什么病。医院的一位女医生说是"中毒性肺炎"。必须转院。医院,这时小孩有了明显的"喘息",医院的一位女医生却不给住院("文革"时期住院是很难的)。她说这是"因发烧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我听着这些名词,就像站在云里雾里,张口结舌。

后来在一位姓牟的"下乡干部"的帮助下,几经周折,孩子才住了院。因姐姐还有一个小孩需要照顾,她只好由我和母亲来陪护。医生每天给她用青霉素和链霉素,静脉点滴,一开始24小时用,之后每天也是3~4瓶。我见瓶上写着复方氯化钠,不知是什么"好药"。于是大着胆子去问医生。医生的态度十分恶劣,吓得我不敢再问。孩子住了3天院,病情仍不见好转。我拿出姓牟的"干部"送我们的4支十霉素(25万单位,只记得是上海出的,静脉用的),找主治医生问能不能用。医生说∶你既有药,为什么不早拿出来!于是一天一支,三天孩子病就好了(其中有一支被护士兑药时不小心弄坏了)。

因为这位医生伤了我的自尊心,所以我暗下决心,必须学医,否则不但一人生病,全家遭难,而且连复方氯化钠是什么都不知道,也难怪别人羞辱。

年,我自学中医已经四五年了,全国都在搞合作医疗。每个村都要有"赤脚医生"。当时村中的一切权力都归"贫下中农协会"。村中的贫协主席姓宋。是我的山东老乡,知我喜欢学医,于是便推举我当村中的"赤脚医生"。当年安图县举办第—一届"赤脚医生"学习班,我便直接到县里参加了此届学习班。共学习了3个月的时间,主要学习的是西医知识,回来后便在村中当起了"赤脚医生"。当时按上级的要求,"赤脚医生"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实际我们是脱产的),因村中患病的人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后来又配了一个女的,专门打针(护士),我便成了"主治"医生,从此开始了治病生涯。

带状疱疹特效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东北人的俗称,丹发旦音)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相关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较少。内服法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我刚学医时也曾应用过数次,效果并不理想。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3~7天结疤10天左右痊愈,并能立刻止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中的二味拔毒散。药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痒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速。年12月,我在福洞时治疗患者常某,女,43岁。年10月4日,八家子(地名)丛某,女,50岁。葛某,男,15岁,症状更重,前胸、后背、上臂大片疱疹,火灼样疼痛,我都用此方治愈。~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初起阶段就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如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此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药简效宏的好处方,使用时用香油调涂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用凉开水,因为用水涂上干得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可以不弄脏衣服。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得也快。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症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

年8月6日。我到书店闲玩。偶翻邹孟城老中医所著《三十年临证研探录》一书,见书中论及治疗此证之内服验方一首,乃是遵照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治胁痛(此

案乃典型的带状疱疹)的验方。并说自得此方后。治带状疱疹,无论患者症状有多严重,都在三天左右即愈,几无不验者,并节录《医旨绪余》一书原案以证明之。余归家后急检《四库全书》(医书类)光盘,果见此案。今录之于下,以资参考。胁痛

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并水调敷。仍于前方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证则审矣,制药定方则未也。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剧。水泡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即死矣,可惧之甚。为定一方,以大瓜萎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戍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思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夫瓜萎味甘寒,经云泻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萎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至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以上是孙氏原案,在《续名医类案》一书中也有转载,我看过数遍,也知道是现代的带状疱疹,但因为没有重复验证的医案,所以在临床上一直没有用过。

邹孟城说;余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份痛苦……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证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蓝根15g,唯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24g,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后凡遇此证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轻泻一两次,则见效尤速…关于甘草,余有时仅用3g,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5g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则典型的带状疱疹案例。孙氏以胁痛命名,说明古人的认识只限于此。他的师傅也认不出此病就是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可见对于皮外科也并不精通。虽然如此,并未妨碍他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治愈了此病(尽管他引用五行的理论来解释此病比较牵强)。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现在医生在治疗此病的时候,第一就是要抗病毒。即使是古代的中医。对于此病。也是认为属于火毒和湿热。治疗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清热解毒。我不知道这位黄老先生为什么选用瓜菱来治疗如此厉害的"炎症",若要说是取瓜蒌的柔润兼清热作用,那么中药里面有此作用的绝不止瓜蒌一味。且中医用瓜萎并不在清热解毒,中药学也没把它归之于清热解毒类中。正如案中所述,若只从理论上来讲,前医所用方药并无差错,并外用白矾水调涂,也是顺理成章的方法,但都不见效,可见此病确非一般的方药所能奏效的。这一点在我们现在的临床上也能证实。现在虽然已有不少的抗病毒药,但治疗此病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此病的内服方药也不少。但往往收效甚微。瓜蒌一药,可以用来治疗乳痈之类的"炎症",但多与蒲公英、皂角刺、乳香、没药之类配合应用。在皮外科中用治"热游丹赤肿";瓜萎末二大两,酬醋调敷之(《产乳集验方》),我也仅于《中药大辞典》中一见而已。而黄老先生径用瓜蒌来治此病,且胸有成竹,不再剂而愈,是偶然么?殆别有密授耶?

虽然以上所述我也作不出很好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必须有专方专药。本篇一开始介绍的二味拔毒散。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效果很好。但在此案中,前医也曾用白矾外用调敷,并不见效。我在临床治疗此病时,也曾碰到过数例单用雄黄调敷不效,而继用二味拔毒散收效仍很好的病例,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那就是药物的配伍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缺一不可(当然也有单味药即可奏效的)。由此而论,"瓜蒌甘草红花汤"大概也可以算是一首治疗带状疱疹的专方,而邹孟城老中医于此方中加板蓝根,这也可以算是古今医学思想(或说是用药方法)的结合吧。我想,如果把内服外用二方结合而同时应用。效果—定会更好。愿我们都能记住这两个有"特效"的方剂。

上面说过,治疗带状疱疹,一般的医生大都采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也有采用六神丸之类的成药者,但临床效果都不理想。我自从用二味拔毒散治疗此证以来,很少再用内服方来配合治疗,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症状特别严重,或者是带状疱疹虽然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症,局部仍然十分疼痛者。此时可以用带状疱疹后遗症方∶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疼痛严重者可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共为细末,每次3~5g,温水送服)。我曾用此方治疗数例带状疱疹后遗症,效果还算满意。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我曾阅朱进忠《五十年心得录》一书,倡用血府逐瘀汤来治带状疱疹后遗症,也可一试。

结束语;我用二味拔毒散和瓜蒌红花汤内外配合治带状疱疹,近两年来又有不少治愈的病例,疗效可以肯定,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在我的记忆中,就有3人曾用之无效。有一天我在门诊,一人来买药,说∶前些天你给我治的带状疱疹,用药(二味拔毒散)5天无效,后有人教我用蚯蚓粪涂之,即时止痛,后来出脓而愈。

坐骨神经痛证治一得

坐骨神经痛是现代诊断病名,典型的症状是∶沿着坐骨神经分布区,自腰骶部经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向足趾放射性疼痛,疼痛剧烈,呈烧灼性、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一般为单侧。也可表现为双侧,多于晚间、天气阴冷或弯腰、走路、打喷嚏等肢体活动时加重。本病一般无局部红肿现象,疼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虽无生命危险,然而疼痛剧烈者,几至生活不能自理,十分痛苦。临床上中西医对此病都少有特效之疗法。我对此病探索有年,按中医痹证辨证论治,并针对行痹与痛痹的病因,遵循"治风先治血"的治则,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一得之愚,愿提供给同志者验证之。

一、我对此病的认识

坐骨神经痛,中医无此病名,现代一般都把它归入痹证的范畴。《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医对痹证最早的分类法了。它高度概括了痹证的病因,并根据疼痛的性质,进行了简洁的分型,即;有游走窜痛性质的属于风——行痹,疼痛剧烈的属于寒——痛痹,麻木酸痛、固定

不移的属于湿——着痹。这种分类方法当然有失之笼统的一面,然而也不失为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所以后世医家尽管在此基础上对痹证的辨证日臻精细,但仍然将其沿用至今。

诚然,坐骨神经痛套用这种分类法可能不尽恰当,但根据它的疼痛性质,基本上也还是适用的。那么,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有没有比较典型的论述呢?我认为《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贼风候"颇类似之。其曰∶"贼风者……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当然,古人并没有坐骨神经痛这样的名称。但起码观察到了这一类疼痛不同干一般的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的疼痛,故命之以"贼风候",从而把它从一般痹证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候,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二、治疗大法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坐骨神经痛一病,既有同于一般痹证的普遍规律,又有其独特的疼痛特点。临床可以根据痹证的辨证而予以施治,同时还要注意到它的独特性。

根据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和有窜痛的特点,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纳入寒与风(痛痹与行痹)的范畴中。中医认为,行痹的治法,以散风为主,佐以祛寒理湿。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更需参以补血之剂;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更参以补火之剂,大辛大温,以释其凝寒之害。根据以上的论述。结合坐骨神经痛有剧烈窜痛的特点,我以"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更参以补血之剂为指导方针,并针对坐骨神经痛的特点,选择有强力祛风止痛作用的虫类药,以全蝎红花汤为主方来治疗此病,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常能收到药到病除、如鼓应枰之效。

三、全蝎红花汤处方

全蝎10~20g,红花5~15g,威灵仙20~40g,大枣6~10枚,红糖(兑化服)10~20g。

兼寒或老年体弱者,可加炮附子5~50g,肉桂5g;腰痛者,加牛膝、川断、杜仲各10~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完,初次服可温覆取微汗。

方义;全蝎息风镇痉止痛,红花活血止痛,威灵仙祛风湿止痛,大枣、红糖补血,调和营卫,以防发散太过。全方共奏息风止痉、活血止痛之功,深合"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之旨,故能收显效。

四、方中药物简析1.全蝎

全蝎又名全虫,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全虫,有祛风止痛、通络解毒的作用。本方用全蝎,主要取其祛风止痛的作用。临床观察,全蝎对于各种神经性疼痛都有特效,并不限于坐骨神经痛。年,我在福洞镇卫生院,福洞菜队有一姓王的男子患肩关节炎,疼痛剧烈,有时向臂部放射,胳膊不能上举,局部无红肿,自己曾服止痛片、保泰松片、小活络丹,均无效。我初诊时按一般的肩周炎处方治疗无效,继用大活络丹也无效。时值春耕,患者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十分忧心,复来商治。我反复考虑后,以全蝎红花汤3剂试治,不想竟疼痛顿止。患者怕复发,又服3剂以巩固之。另有本院国大夫,偶患一侧小腿腓肠肌痉挛性疼痛,服止痛片不效,又自服阿片类药,仍无效。我用此方加牛膝两剂,三啜而安(最后一次药熬干了。没服)。年,我在沂南皮防站。苏大夫的娘家母亲年近80,患三叉神经痛,服西药不效,我用此方加白芷,也3剂而痛止,由此可见全蝎止痛之功。

全蝎治神经性疼痛,古已有之,并非我之发明,如《直指方》载;"(全蝎)可治风淫湿痹。筋骨挛痛。"《本事方》的麝香丸也是用全蝎作为主要药物,许氏称"予得此方,凡是历节及不测疼痛,一二服便瘥。"并举例说∶"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三服愈。"从许氏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不测疼痛就是突然出现的神经性疼痛;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这个处方(指麝香丸),说明在他以前就早已有人用全蝎来治疗此类疼痛性疾病了;麝香丸效果十分显著,3剂即愈。

《中药大辞典》说;(全蝎)治疗痹痛,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对患处发麻也有效(页)。岳美中在论述章次公治王玉美顽固性头痛案后说∶"此案结合余历年来使用蜈蚣、全蝎之经验,觉其镇痉之效并不显著,而镇痛之力特强,用之得法有立竿见影之妙。"我也深有同感。

可惜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全蝎有毒而不敢用,即用也都量很小,成了辅佐药,所以其效不显。殊不知治疗坐骨神经痛这样的重症,方宜专。不宜杂,量宜重,不官轻。杯水车薪,难救烈焰。这正是柯琴所谓"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当大其权而专用之,一药而系一人之安危者,当大其量而独用之"的道理。其实,全蝎虽然有毒,但对人来说,它的毒性并不大(这主要是指口服)。早年我初学医时曾亲自用它治疗发际疮,用大的全蝎7个,煎鸡蛋1~2个,一次服下,又用蜂蜡和全蝎粉做成药丸,连服月余也没见到有什么副作用。

我的故乡沂蒙山区盛产优质全蝎。现在的油炸全蝎竟成为招待贵宾的名菜。我曾见报刊上报道,山东某地一老人专吃活蝎,每年要吃十几条,身体健康,百病不染。我多年来治坐骨神经痛,全蝎常用10~30g(成人量),除一例服药后感觉口唇发麻外,其他人均无不适反应。应该提及的是全蝎的炮制,现在都用盐制,而且盐用的特多,故用时应嘱患者先以清水泡洗,去掉盐味再煎。否则煎好后的药汤太咸。又,笔者初拟此方时,全蝎还不算太贵,可如今的价格几乎让人消受不起,也算一大憾事。

2.红花

红花又名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蕊(管状花),性味辛温,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多用于妇科、内科和外伤引起的瘀血肿胀、跌仆损伤等证,很少见到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我有一妻妹,年时得过坐骨神经痛,痛剧时自己不能行走。我曾为之治疗。当时我初学医。只知用一般的止痛药物,如保泰松、维生素B1、强的松之类,效果并不明显,只好等她自然缓解。后来有人教一偏方,用红花煮鸡吃,吃后发汗,病竟愈。虽然后来还是复发了,但这却给了我启发,我想这大概就是"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道理所在吧。

《药品化义》说;"红花善通利血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中药大辞典》页)由是观之,此方用红花,正取其辛温活血行导之性,所谓"通则不痛"是也。

3.威灵仙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的根,性味辛温。李时珍说;"威,言其性猛,灵仙,言其功神也。"朱丹溪说;"威灵仙属木,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皆宜,服之尤效,其性好走,也可横行,故崔元亮言其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药品化义》说∶"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至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酒拌,治二臀痛。"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威灵仙治各种身体疼痛,在古时已广为应用,特别是治二臀痛,就更接近于坐骨神经痛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抗菌止痛之效,限于篇幅,处方和案例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我想要指出的是,此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用量宜重,成人在30g以上效果才显著,因此病不同于一般的风湿痹证。这也是我一再强调"方宜专不宜杂,量宜重不宜轻"的道理。

4.红糖和大枣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能补血活血,这已为民间所习用,本方取用也是此义。而且,红糖还能调和药味。大枣作为药用,各家论述甚详。多以补气补血论之,其中唯以《长沙药解》概括最精,曰;"大枣补太阳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疏肝而息风,疗脾胃虚损,调经脉虚艽,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三复斯文,则方中用红糖、大枣之意自明,不必诠解矣。

5.寒气重者加附子、桂枝

附子用5~80g,须先煎1~2小时,气血虚者加人参、黄芪、当归之类。只要你稍有辨证能力,适当加减,效果基本满意。

炮附子的作用,简单概括说∶一为强心,一为止痛。我最多时一剂药中曾加至g,连服了数剂也无不良反应,即使在夏季,病人服药后也没有"上火""的感觉。古人说∶附子无姜不热,良有以也。当然,临床还是以小量渐加为好。使用剂量较大时,还要注意先煎。

五、病案举例案1

年,我刚调到福洞不久,新民有一朝鲜族妇女,年50多岁,得坐骨神经痛,原来由李大夫和金院长治疗。金院长问我有没有好的办法,我问患者能不能吃中药,答日能。我

为其开此方3剂。复诊时,患者自医院(以前都是用牛车拉来的),又服3剂而愈。

案2

我曾把此方介绍给国大夫,他也用此方治愈过数例患者,竟然在八家子以治坐骨神经痛而闻名。最典型的--例是;他有一次去长春,正好他的妹夫得了此病,卧床不能行走,久治不愈,他开了此方。服药一小时后,患者顿觉痛除,下地走了二里多路,高兴地说∶简直是神方。

案3

我搬家回到沂南县后,建筑公司有一女职工,名尹纪花,以前我曾数次为之治病。一日她来对我说,娘家母亲患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久治不愈。因不堪痛苦,两次要自杀,幸被家人发现。我详细地问了病情,为之开了此方,服3剂减轻,6剂而愈,至今已有10年,再未复发。

案4

年,我在岸堤乡白云山大药房,刚到两个月左右,有一天一个妇女来买药,问∶有没有好的止痛药?我问∶是什么病,需要好的止痛药?她说她的丈夫得了坐骨神经痛已两年多,近几日复发,疼痛十分剧烈,只能坐在床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我说∶可以用中药。她说∶两年多来,各种方法都试过,中药吃了也有一百多剂,不想再服中药了。我再三解释,

她也不相信。我—时性起。说。如果服用我开的中药仍然无效

的话,一是药费我可以退给你,二是你可以在我这药房门上写上,新来的医生是骗人的。于是她笑了,同意再服一次试试。我为她开药两剂,并配用同仁堂大活络丹一盒(6丸),每次一丸。

,第二天早晨,患者请邻居用摩托车把他带了来。我一见,心中也没了底,说∶即使无效也须等两剂服完,哪有服一次药就来找的道理?患者笑说∶昨天服药后,夜间虽然还有小痛,但已能坚持住了。因昨天只是妻子口述,故今天亲自来,请我再详细为之诊断一下。

患者服4剂已基本不痛,6剂时已能下地活动。患者怕复发,非要再服,又服两剂。至今两年,没有再复发。我在岸堤乡期间,来找我治腰腿痛的,多为该患者所介绍。一时传为美谈。

六、结束语

坐骨神经痛一症,疼痛剧烈,患者十分痛苦,中西医对此都缺少特效疗法。多年来,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前人经验,采纳民间验方,去粗取精,精简处方,自拟全蝎红花汤治疗此病,一般3~6剂即可治愈。同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试用于其他部位的神经性剧烈疼痛,也收到了一定的疗效。此方对于患者自己感觉不太痛的坐骨神经痛,效果反而不明显,甚至无效,其中原因还有待继续探索。为早日使众多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解除痛苦,愿把这一还不太成熟的经验介绍出来,供大家继续研究探索,以期使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理法方药更臻完善。

本文初稿写作至今已有十几年,案4是我最近补入的。我在初稿结束语中写道;"此方对于患者自已感觉不太痛的坐骨神经痛,效果反而不明显,甚至无效,其中原因还有待继续探索。"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可以补充说∶对不太痛的坐骨神经痛,可以用治一般痹证的方剂来辨证治疗,也可以用我自拟的"独豨秦艽五藤汤"加减治疗,往往有效。方附于下∶

独活10g,豨签草10g,秦艽10g,五加皮10g,鸡血藤10~20g,羌活10g,海风藤10g,海桐皮10g,杜仲10~20g,川断10~20g,威灵仙20~40g,甘草5~10g。

血虚加当归,气虚加人参、黄芪,寒重加附子、桂枝。我用黄芪、附子的量多在30g以上,如您觉得没有把握,可从小量开始。其他则是常量——10~15g就行了。

屡用不爽的前胡止嗽汤

如果说止嗽散是程钟龄的经验结晶,那么前胡止嗽汤可算是我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方中的精品。此方不但能治疗感冒初起的咳嗽,而且适用于迁延性咳嗽。什么是迁延性咳嗽呢?它是由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因为起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又延误了治疗,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咳嗽,所以我把它叫做迁延性咳嗽。

一、性质和范围

古人论咳嗽说∶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叫嗽,有痰有声叫咳嗽。后人认为此语有不妥处,有声无痰叫咳,固然,但有痰无声的嗽却不易成立,认为不管有痰无痰,均应叫咳嗽。我认为此说言之有理,为了更精确一点,应把有声无痰的叫干咳,有声有痰的叫咳嗽。临床中这两种咳嗽均很常见,究其原因,大概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感邪病因不同而然。因此,其治疗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由于"前胡止嗽汤"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我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有痰的咳嗽"。咳嗽一病,古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论述,可见原因复杂。张景岳以外感内伤分别之,可谓要言不烦,提纲挈领。就迁延性咳嗽而论,虽然有的患者咳嗽长达数月之久,但究其原因和性质,仍属外感范围,故不应从内伤论。

二、病因与治疗原则

中医治病,一直以传统的中药煎剂和丸、散剂为主,由于服药量大,气味苦涩难服,煎药又比较麻烦,故逐渐被西医的片剂、针剂所代替。加之中医的理论比较深奥抽象,不易弄懂,除专职人员外,已很少有人问津,故近世多用西药来治疗外感疾病。

无庸讳言。西医在治疗外感热性病、急性病、危重病方面有许多优于中医药的地方,有些甚至是传统的中医药所不能比拟的,但西医也有很多方面不及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就是其中之一。西医学认为,急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当然要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

近年来,临床医生倾向于大剂量、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特别是静脉给药,不管病情如何,动辄用~ml(或更多)液体加大剂量抗生素或激素静脉点滴,口服药物也多以止咳的为主。用这样的方法治病,愈者固多。不愈者也不少。

中医认为。肺居至高之位。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邪侵犯,皮毛受邪,邪束肌表,内从其所合,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气道不清,痰涎滋生,就会产生咳嗽。所以中医认为"治外感宜解散";"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他病,忌寒凉收敛";"肺为娇脏,太寒则邪气凝而不散,太热则火铄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津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涩则气闭而邪结。"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中西医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用中医的眼光来看西药,在某种意义上说,抗生素可以视为寒凉药,静脉点滴的液体可以视为增液药。中医认为,只有在肺热壅盛的时候(相当于肺炎等病高热毒血症期),才是静点抗生素的最好时机。现在的医生不分时机。从始至终一概用之,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往往使邪气"冰伏","凝而不散"。特别是大量液体流经肺脏,使痰涎更多(太润则生痰饮)。当此之时,痰涎本多,化痰涤饮尚目不及。更何况不管病人脱水与否,大量静脉滴注液体。无疑使痰涎本多的肺脏雪上加霜。

另外,口服强力的止咳药物兜涩太早,使病邪无出路(太涩则气闭而邪结),以致咳嗽更剧。当此之时,医者仍不悟,以为抗生素剂量不够,或疗程天数仍不够,不知改弦更张,反劝患者耐心治疗,加大上述药物剂量,或重复应用,终至咳无宁日,痰无止期。

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就是大量激素的应用。激素类药适应证广,用得恰当疗效显著,但是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这里需着重指出的是,此药用之日久,人体对它产生了依赖性和耐受性,体质越来越虚,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常造成患者虚阳外越,低热不退,感冒缠绵不愈,增加了复发率和治疗上的困难。

三、前胡止嗽汤的组成和主治

组成∶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5~10g(感冒初起,此味也可不用),甘草5~10g,枇杷叶5~10g,白前5~10g,紫菀10~15g,陈皮5~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

以上为成人量,小儿患者应按年龄或体重计算用量。如咳嗽兼喘(喘不甚重者宜,重则非本方所治)者,以麻黄易荆芥。因此方药味不苦,故尤宜于小儿患者。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辘辘,听诊双肺罗音长久不消,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二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加减∶午后低烧不退,可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喘者可去荆芥而用麻黄;贝母价贵,也可不用。

四、组方大意与解析

前胡止嗽汤是我在止嗽散、疏邪利金汤、肺炎清解汤三个处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全方甘凉清热。化痰止咳。方中除荆芥一味外,均为止咳平喘、清化痰涎之要药,历代医家屡用不爽,今汇集于一方,正所谓集中优势兵力,自无不胜之理。今就方中所涉及的处方与药物,简析于下;

1.止嗽散是《医学心悟》中的处方

止嗽散由荆芥、紫菀、陈皮、百部、橘红、白前、甘草7味药组成。全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后人评论此方有"宣不过散,肃不过下"的特点,治咳不论新久。均可加减应用,临床用于感冒咳嗽,特别是感受风邪、喉部发痒的刺激性咳嗽,效果最好。

我的处方中几乎采用了止嗽散的全部药物,而独去掉了百部,原因是百部味苦。医书中也有说百部味甘者,但我年轻时曾单熬百部膏服过,确实很苦,味苦则小儿患者难服。医院时,民光有一朝鲜族妇女,她的小孩每次感冒咳嗽,都背数里来找我求诊。我说;民光医生不少,感冒咳嗽又非大病,何不就近求医?答曰;我家小孩很怪,唯有你开的中药效果最好,其他医生开的中药他竟不吃,灌到口中仍吐出,不知何故?余笑曰∶他医之药非全不效,大概是药太苦,虽然有句名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若是服不下去也是白搭。是以医生应该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处方时有所选择。如是成人或不怕药苦者,百部当然照用不妨。方中橘红易为陈皮者,是因为陈皮药源广,而乡间小药店多不备橘红,况且现在的橘红也都是用陈皮刮去里面白瓢而成,并不是化州的橘红真品。

2.疏邪利金汤是顾松园《医镜》中的处方

疏邪利金汤由荆芥、防风、前胡、杏仁、桔梗、甘草、苏子、橘红8味药组成,功能疏风解表,降气化痰。顾氏自拟此方,于一切外感伤风、咳嗽痰喘、发热头疼等证,均为首选之方,可见此方乃顾氏一生得意之作,其疗效自不待言。

余用此方而去防风者,因所治重在清化,已不重在解表。"开门逐盗",荆芥一味已足任之,不劳动众。如果外感初起,风邪较甚,防风同用也无不可。方中不用苏子者,因苏子虽能降气化痰,然气味辛温,较之天竺黄之甘凉清化相去甚远,故而易之也。

3.肺炎清解汤

本方由黄芩、石膏、桑白皮、地龙、芦根、甘草、贝母、天竺黄等组成,功能清热化痰,主治大叶性肺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方我见于年左右出版的《中医杂志》上。我初学医时涉猎方书,但不善于记作者姓名,当时只记录了处方,后来数次搬家,原杂志早已丢失,现已无从查考。因为作者叙述十分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至今不忘。今复述梗概如下∶

新中国成立前,一富翁患大叶性肺炎,势甚危重,召本城数位名医诊治,当时作者虽然不在名医之例(作者自谦),但因兼懂中西医,故而入选。各名医依次诊脉开方,但富翁却都不肯服。原来富金怕死。嫌药太峻或过于寒凉。轮到作者诊断时,考虑重新处方,也必不肯用,因捡前面一位老中医于正方之外所开一副方。乃是用来煮水让病人代茶饮的(是以前中医治病常用方法之一)。大意是以芦根、冬瓜皮、天竺黄等为主,类似干金苇茎汤的那么一个处方。之后再无消息,度其必死无疑,不料日后与其家人相遇,询其病情,家人曰;前服您所荐药方加味(鬼箭羽之类),早已愈矣。作者听后大感惊讶,如此平淡之药竟能愈此危重之病,不亦神乎!因潜心研究,验之于临床,终于拟此肺炎清解汤。方后论述了天竺黄药理之妙和重用之理,并且说,此方疗效超过青霉素。

余阅此文后深有感触,常欲验之于临床,以证其论,但当时在农村病例太少。医院,临床接触此类患者很多,尤以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为多,医院中俱用抗生素静脉点滴,其中很多渐成迁延不愈,咳嗽痰多,低热不退,屡见不鲜。余因而穷研先贤处方,集数方之优于一炉。验之临床,收效甚捷。方中我不用石膏、黄芩者,因本方针对迁延性咳嗽而设,此时一般高热己退,故不需苦寒直折。

五、前胡止嗽汤药物简介1.荆芥

荆芥为治外感要药。《本经》称其"主寒热",《本草纲目》称其"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本草汇言》谓其"轻扬之性,散风清血之药也—切风毒之症。已出未出。欲散未散之际,以荆芥生用,可以清之。"张寿颐说;"治风热在表在上诸证,能泻肺热而达皮毛,风热咳嗽宜之。"荆芥气味辛温,芳香而不燥烈,发汗作用柔和,不类麻桂之燥烈。不管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通过适当的配伍,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年12月,我女儿16岁,病伤风咳嗽,鼻塞不通,微恶风寒。为图方便,每日服速效感冒片、四环素、红霉素片、咳快好胶囊。病情绵延月余不愈,渐至痰多雍壅盛。不得已。我为之开前胡止嗽汤。方中荆芥用10g。贝母因为价贵没用。每剂水煎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早、中、晚分3次温服。第一次服后不到一刻钟即鼻衄鲜血,女儿心惊,余晓之曰∶此为"衄乃解",乃外邪久郁之故也。稍事止血,后再服即不衄。连服3剂,终日微微似有汗,病愈。

观此,程氏止嗽散中用荆芥之义自明矣。所以,方中的荆芥我一般是不去掉的。如外邪偏重,可用10~15g,即使外邪己不明显,也可少用3~5g,借其"泻肺热而达皮毛"之力,以建"启门驱盗"之功。值得注意的是,荆芥能够动血,多服久服常至鼻衄,这在一般方书中未见记载,也算是我的一点临床经验吧。

2.前胡

前胡味苦微寒,能散能降,为治外感咳嗽要药。《本草纲目》称其"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为痰气要药"。历代医著中用前胡组方治疗外感痰喘者不胜枚举。如《圣惠方》的前胡散,用前胡30g,麦冬45g,贝母30g,桑白皮30g,杏仁15g,甘草3g。为散,每服12g,入生姜3g,煎服。治咳嗽涕唾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者。《圣济总录》的前胡饮,用前胡45g,贝母、白前各30g,麦冬45g,枳壳30g,芍药、麻黄各45g,大黄(蒸)30g。每服9g,水煎服。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近代如《郑侨医案选》的加减前胡汤,用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银花、甘草。主治肺热痰喘咳嗽及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

《本草备要》赞之曰∶"(前胡)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之热,寒散太阳之邪·……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治痰热哮喘。咳嗽叩逆..无外感者忌

用。"《本草备要讲解》说;"本品苦辛微寒。性较和平。主归肺经,功能祛痰以除肺气壅塞,降气可制肺气之上逆,微寒又可清热,并兼宣散肺经风热之功,且有宣不过散,降不过下的特点。故凡肺气不降、痰热咳嗽,以及风热郁肺、咳逆喘满之证均可应用,对咳嗽痰多兼有表证者尤为适宜。"三复斯文,则前胡之功毋庸赘述矣。

3.枇杷叶

《别录》谓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卒哕不止,下气"。《滇南本草》谓其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哮,止气促。附方用枇杷叶15g,川贝母4.5g,杏仁6g,广陈皮6g。共为末,每服3~6g,开水送下,用治咳嗽,喉中有痰声者。《本草衍义》附方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病。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份,大黄减半,如常制,同为末,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现代治疗咳嗽的成药也有枇杷露糖浆。据《中药大辞典》载,临床用枇杷叶与茄梗制成糖浆,止咳作用强,祛痰作用差,对单纯型气管炎疗效较好,对哮喘则无效。

枇杷叶为治咳常用药,但也有人认为枇杷叶不宜于感冒初起(见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论感冒治法)。我想这大概是指单味药或是以枇杷叶为主的处方而言。我拟的前胡止嗽汤,枇杷叶只是一味佐使药,应不受此限制。从多年应用来看,此方中若去掉枇杷叶,反而效果不好。证之于临床,前胡止嗽汤虽主要针对迁延性咳嗽而设,但我也经常稍事加减而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起,没有高热而以咳嗽为主证者,并没见任何副作用。

年,医院,南阳大队有一姓朱的小儿,名叫朱立柱,男,5岁,医院住院时,已用白霉素静点五六天,高热虽退,但咳嗽不减,喉中痰声壅盛,家长甚以为忧。我劝其服中药,家长说小孩连糖浆都不能喝,怎么能吃中药呢?经我再三解释,并告以我开的中药并不苦,才勉强同意试服。服3剂,病愈。后来该小儿每次感冒咳嗽,其家长都背负二十几里路来找我治疗,说我开的药小儿能服,比用西药既少花钱,又少遭罪。我每次都用此方稍事加减,服后即愈。

4.天竺黄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天竺黄首见于《开宝本草》,其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能镇心明目,去诸风热。可见古时并不主用于痰喘之证。至《本草纲目》始论其功能曰∶"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性。"《本草汇言》继之曰∶"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竺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川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其实,天竺黄与竹沥同为竹之汁液(天竺黄也是竹之汁液凝结而成),其功用自应无甚大别。

天竺黄本草论述者不多,然而竹沥历代本草论述最详。《本草衍义》概括为;"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为痰家之圣剂也。"此段论述简直将竹沥说成是治痰专药。

《兵部手集方》单用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汲汲,咳而涕唾,嗽出臭脓涕黏者(见《中药大辞典》页)。又《光明中医》年第4期载,江尔逊老中医讲述自己用豁痰丸治愈悬饮重症的经过;先用莱菔汁兑药,服后无效,继用竹沥与药汁等量,兑药汁一碗(可见用量之大)服之,三服而愈,并惊叹说∶稠黏之痰,既未吐也未下,无形中竟悄然而逝。

万密斋说∶"竹沥治痰,如汤泼雪,随泼随消。"以上论述虽属竹沥,但前文已言及,竹沥、竺黄同为竹之汁液所成,古人也认为功用基本相同。所差者,竺黄无寒滑之性耳。余曰∶悬饮重症,正取效于寒滑,然外感痰喘用竺黄不致因寒滑而引起腹泻,此正优于竹沥者一也;固体结晶,便于保管运输,此优于竹沥者二也。性味甘寒,清热化痰而不伤正气,真不愧为痰家之圣药也。我对竹沥体会不多,然觉用竺黄化痰,确能得心应手。

古人所论天竺黄乃天然生成者,现在的天竺黄似多是人工合成的,不过临床证明,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另外,还有一种天竺黄,是竹子的寄生菌,虽也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但和本方所用不是一个品种,不要弄混了。

5.桔梗

桔梗一药,治证颇多,并不限于咳嗽,但无疑是外感咳嗽的常用药之一。复习历代文献,结合现代临床报道,本品有很强的祛痰作用。《中药大辞典》谓其功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如《金匮要略》桔梗汤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服,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简要济众方》用桔梗4.5g捣为散,用童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渣温服,治咳嗽喘急不定。后世医家治外感咳嗽方中用之者更多,即不一一列举了。

现代研究表明,桔梗的祛痰原理类似氯化铵,小剂量时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有鉴于此,我用桔梗时一般以10g左右为宜。中医用桔梗,其意主要是开提肺气,并不单取其祛痰,有时即使无痰仍可用之。如朱丹溪说;"干咳嗽及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宜苦梗以开之…….."丹溪所论之干咳,并非指阴虚肺燥之干咳,"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其实正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之刺激性咳嗽。此时以干咳少痰为主,气管炎性分泌物尚未出现,故正宜用桔梗之"开提"也。

6.杏仁

杏仁功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为治外感咳嗽喘满的常用药之一。无论古今,治咳喘方中经常用之,本无需多论,但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医家和本草著作中论述杏仁之功多偏于平喘。如《本经》谓;"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药性论》曰;"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李杲也说;"杏仁下喘,治气也。"

就我使用杏仁的体会来看,其平喘作用并不明显,而是以润肺止咳为主。若想平喘则必用麻黄,或麻杏同用才能建功(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苏陈九宝汤等)。方中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杏仁降气化痰以止咳,麻黄性燥烈,杏仁性柔润,相反相成,共奏宣肺平喘之功,故古人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再以我所拟之前胡止嗽汤来看,方中前胡、杏仁若按方书所论,都有平喘的作用,但实际临床应用中。凡喘的患者都不是此方适应证(我也曾用此方去荆芥加麻黄,治喘咳的患者,但只能用于喘之轻症),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下气"的论述是比较贴切的。唯杏仁内含氢氰酸,中医书籍中也论述其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10g左右为宜(指成人量)。对于咳嗽初起,也可不用。又,杏仁有两种,如治小儿患者,不宜用苦杏仁,以免致难服。

7.白前

中药里的白前,几乎是治咳嗽的专药。《别录》首论白前说;"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唐本草》说;"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日华子本草》说;"治奔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纲目》曰∶"降气下痰。"从以上论述来看,白前似乎是治喘之药,但我上面说过,我并不敢赞同,因为我拟的这个处方对于兼喘的患者效果并不好。我更赞成《本草衍义》的论述∶"白前保定肺气,治嗽多用。"

《本草正义》说∶"白前顺气,清肃肺金,是其全体大用,此外别无效力。"《日华子本草》称其"治奔豚肾气,殆因其能降肺逆而推广言之。然白前主治上焦,而不能下坠直降,肾气之治,失其旨矣。"我想此论是比较正确的。《本经逢原》谓其;"专搜肺窍中风水。"关于这一观点,医院王景唐在《谈谈程钟龄的止嗽散》一文中曾说;我们曾将白前一两用水煎之,经过三个人的亲口尝试,性是平淡的,味是略有甘辛,没有苦味。

根据气味的性质,按药理升降浮沉来定其作用。"味薄者升",其味略有辛甘者属于这一类。"气薄者降",其性平淡者是也。如此看来,辛甘者升,能宣肺开壅散邪,平淡者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的书记载白前"治肺气壅实,搜肺中风水",是有道理的(《老中医医案医话选》页)。

从以上散乱的论述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白前是治咳嗽的专药。《本草纲目》在释名中也曾列有"嗽药"一名,更能佐证之。古方有单用本品者,如《梅师集验方》治久咳嗽,单用白前捣为末,温酒调二钱匕。也有复方应用者,如《近效方》中治久嗽兼唾血,用白前和桑白皮、甘草、桔梗煎服。后来程钟龄在他的止嗽散中采用了此药。更加彰明了其功能。综上所述,我们说白前是治咳嗽的专药,应该没有什么不妥的吧。

8.紫菀

对于紫菀的临床功用,《中药大辞典》说∶"温肺下气,消痰止嗽。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可以看出,其功用大部分也是主治肺经疾病。从《本经》开始,历代本草学著作都有该品治疗咳喘的论述,这一点似乎是没什么异议,但对紫菀的气味认识有一定分歧。如《本草经疏》说;"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逆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也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本草通玄》却说∶"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可见古人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我个人倾向于《本草正义》之说,录之于后;

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雍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盘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唯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景岳谓水亏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盖恐开泄太过,重伤肺金,又恐辛温之性或至助火。要之,虚劳作嗽,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故频频作咳,以求其通,不为开之,咳亦不止,以此温润之品泄化垢腻,顺调气机,而不伤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凉遏抑,滋腻恋邪等弊,岂非正治?且柔润之质必不偏热,较之二冬二母名为滋阴,而群阴腻滞,阻塞隧道者,相去犹远。唯实火作咳,及肺痈成脓者,则紫菀虽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温,不可重任,然借为向导以捣穴犁庭,亦无不可。总之,肺金室塞,无论为寒为火,皆有非此不开之势。

通读此段议论,我想要说的话,也就没有了。9.陈皮

陈皮,原名橘皮,因以陈久者入药为良,故习称之为陈皮。陈皮在临床中治证甚多,不独咳嗽一证,正如李时珍所说∶"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洁古张氏云;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这也是我在方中用陈皮的主要原因。上面我曾说过,我拟的前胡止嗽汤,是采用了程钟龄的止嗽散而去掉百部。原方中用的是橘红。关于橘红一药,一方面是真的难求,现在用的橘红都是用陈皮去掉内瓢而成,并不是真的化州橘红,另一方面,即使这样的橘红,一般的药店中也经常没有,所以我就直接用了陈皮。通过临床应用,我认为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值得注意的是,陈皮易于发霉,用时应选不腐烂变质者,以免出现副作用。

10.贝母

贝母一药,临床中治证也很多,并不只治咳嗽,然而民间习俗却都知道贝母是治咳嗽的专药,尤其是川贝母更是出名(反而把其他功能掩盖了),所以关于贝母在治疗咳嗽方面的功用,就不必细论。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贝母分为川贝母和浙贝母两种(浙贝母又称平贝或象贝)。按中医界的习惯用法,润肺用川贝,清泻肺热用浙贝,故我拟之方当用后者。同时,川贝的价格也比浙贝高得多,这也是用后者的一个原因。还需要提及的是,除上面所说的两种贝母而外,尚有一种土贝母(浙贝也有称为土贝者,不可与此土贝母相混),主要用来治疗疮疖肿毒之类疾患,不能治疗咳嗽等肺经疾病,用时宜注意。

11.全瓜萎

临床上,瓜萎可分为全瓜萎、瓜蒌皮、瓜萎仁等不同用法。当然,瓜蒌也和其他药物一样,治证甚多,并不单治咳嗽。因本文只论述外感迁延性咳嗽,故只摘录治咳嗽方面的内容如下;《宣明论方》单用瓜蒌实一枚,去子,为末,以面和作饼子。炙黄为末。每服-钱,温水化乳,糖下。日三服。用治小儿膈热咳嗽喘甚久不瘥。《鲁府禁方》治咳痰咳嗽,用黄熟瓜蒌一个,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下。《本草纲目》说∶"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重庆堂随笔》说∶"润燥开结,荡涤痰热……."《本草便读》说∶"性味与花粉相同,唯润降之功过之,故凡上焦郁热,垢腻痰火咳嗽等证,皆可用之。"《中药大辞典》归纳它的功用说∶"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疽,便秘,痈肿初起。"

以上摘录虽然有断章取义之嫌,但仍能看出,瓜蒌一药,对于痰热咳嗽,痰涎壅盛者,历代医家确实推崇。证之临床,疗效不虚,可放胆用之。但要注意,感冒初起者不宜用此。有一次,我的女儿感冒后咳嗽甚剧,说痰较多,我在电话中嘱用此方服3剂,因痰多,嘱加全瓜蒌20g。3日后我回到家,女儿说服此方3剂,感觉无效。我再详问痰的性质,言曰;似泡沫白色痰,并不黏腻。我说把全瓜蒌去掉,再服3剂观之,结果服完即愈。是知全瓜蒌性质偏润,所治之痰应为"上焦郁热,垢腻痰火"的黏稠之痰,不是一般的痰。在此之前,我习惯用全瓜萎,此后才对古人必分而用瓜蒌(瓜萎皮、瓜萎子、全瓜蒌)的方法似有所悟。

12.甘草

甘草一药,其功能与主治,凡是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故我在这里便不再多赘。只需指出的是,我在这里用甘草,并不单取其调和诸药的作用。甘草除了味甘性缓外,祛痰作用也很好。当年我在风西大队当赤脚医生时,为搞合作医疗,我们曾自己作中成药(当时上级要求各个卫生所必须自己制药)。轧甘草时,它的细面钻入咽中,既甜又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且直到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止咳祛痰的成药或小儿止咳糖浆中,仍然少不了甘草浸膏。所以甘草在此方中虽是一味佐药,但仍是不可或缺的,请注意之。

13.芦根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本草图苑》曰∶"芦根清泻肺热,兼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出,故可治肺热咳嗽痰稠及肺痈咳吐脓血。治前者常配桑白皮、黄芩、贝母等药,以清热化痰止咳;治后者常配桔梗、鱼腥草、生苡仁、金银花等药,以清肺排脓,解毒疗痈。此外,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菊花、桔梗等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病条辨》桑菊饮。"我在本方中只用作引经药,故不再多论了。

六、结束语

本方中各药均为临床治疗咳嗽常用药,表面看来似有重叠之嫌,实则非也。此即集中优势兵力,孙子所谓"十则围之"之法也。此方总结我数十年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只要辨证正确,可以称得上百治百验。因为药味不苦,故尤适用于小儿患者,往往连糖浆都不能喝的小孩,照样能喝下去。一般2~6剂左右即愈,真可谓其妙无比,故敢笔之于此,以告同道。

家传秘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一、适应证急性乳腺炎未化脓者。二、用具

三棱针、脱脂棉、消毒液等。

三、取穴

让患者手掌心向上,将胳膊平放于桌子上,于腕后第一横纹正中(即大陵穴处)扎第一针,然后再以患者小指全长(注意手指甲不算)作为"一寸",用草棍或竹签作标尺,从第一针开始,在前臂正中线上向上量取,一寸一针,共七针。

注意;第一针大陵穴是关键,不要取错穴位,此穴一错,别的穴位自然也新就错了。第一针相当干内关穴(每个人手指长度不一样,所以已经不太准),再往上和我们平常的针灸穴位就不一样了。"让患者手掌心向上,将胳膊平放于桌子上"才能取准穴位,否则便因取穴不准而无效。

四、刺法

针具与穴位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并以手挤压穴位周围,以针孔处出血少许为度。轻的只针患侧胳膊,重的双侧胳膊都针。

其他∶针刺后可随时用吸乳器把乳汁吸净(病乳不要再让婴儿吸吮),使乳汁畅通,并保持乳房清洁。也可用热毛巾轻揉乳房以促消散。针后3天内要注意,洗手和脸时针孔内不要进水,以免引起感染。

五、疗效

针刺一天(24小时)后即可痊愈。一般针一次即可,如果没有化脓,不必配用其他药物。

六、案例

李某,女,32岁,年秋患乳腺炎,自觉周身发冷、酸疼,左乳房红肿热痛,便来诊治。当即用三棱针于左胳膊按上法点刺,并挤出少量血液,没用任何药物,第二天即愈。年春节前夕,亮兵(地名)郭某之弟媳,产后3日,因左乳头凹陷,小儿不能吸吮,致乳汁郁积,成乳腺炎。左乳肿胀,大几至脐,夜半叩门求诊。余至其家(离我家有五六里地远),见妇人跪伏炕上。涕泪交流。寻死觅活,痛苦之状,不可言喻。即以针刺其双臂各七针,又为开中药3剂,嘱觅吸乳器吸出乳汁。次晨痛已见轻,服药3剂即愈。

我治疗此证,除化脓者外,一般不用药物。此例因症状较重,患者及家属又要求服药,所以加用。若已化脓,我常用中药处方∶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刺、全瓜蒌、甘草、白芷、王不留行、贝母。前4种是主药,须重用。银花、蒲公英用50g以上或更多,皂角刺可用30g。甘草用10~15g,其他可以用常量,随症加减。

七、体会

中医学认为,乳腺炎多由毒热蕴结所形成,其病理变化除与肝、胃经脉有关外,和手厥阴心包经也有密切关系(乳房是心包经脉所出之处),所以按上法沿心包经线点刺放血,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的"菀陈则除之","菀"音郁,为血液郁积日久的意思,"除之",即是泻之。

以上是我发表在年《赤脚医生杂志》上的一篇短文(此次有删改)。我的舅舅享年80,一字不识,生前不知从哪里弄了几个"土方",所以也经常给四外乡邻治一些病,久之,也竟小有名气。我学医之后,这些方子是从我母亲那里得来的,所以我称为"家传",而不称为"祖传"。我对秘方下的定义是∶别人不知道的,而且效果特别好的处方。我曾为这个"方法"查过很多古今书籍,各种针灸书中均未见记载。而且我从得此法至今三十多年来,经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不下百余人,疗效几乎是百分之百。

又,凡治乳腺炎,均忌硬挤,当嘱患者用热毛巾揉熨,用吸乳器将酸败的乳汁吸出来,以免婴儿吃了得病。

附带说一下,女子的乳头凹陷,一般在结婚以前自己也不会注意到,直到生了小孩后,才因婴儿不能吸吮乳汁而导致郁积性乳脲炎的,临床中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应该提前预防,方法是于每晚临睡前,用热毛巾揉熨乳房,再用手拔拉乳头,久而久之,乳头自然挺立。此种方法须于婚前或刚结婚时开始,否则即晚了。

急性乳腺炎,若按西医的理论说,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临床上都是用抗生素来治疗,而且此证化脓迅速,一经化脓,必须手术治疗,由此引起的后遗症也不少见。此病说小算小,说大算大,我今天用这种方法治疗,不用任何药,且一次即愈,一定会有人说我是江湖术士之言,所以希望同志们在临床中验证,并把信息反馈给我。更希望那些说中医不科学,说中医的方法不能重复验证的人,也来验证吧。

我写此篇的目的有二∶一是我总觉得论坛上谈理论的多,谈临床实际的很少,如果大家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认为确实有效的"东西"拿出来互相交流,那该多好!我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吧。二是我本人不是搞针灸的,这个方法只是家传,我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在用罢了,真诚地希望搞针灸专科的同志能试用于临床。并把它提高到"科学的理论"上来,为我们的中医学增光添彩。

乳头堵塞乳汁不出治法(《成孚民医案医话选》)产后乳汁充盈,但由于乳头腺孔堵塞,紧闭不通,乳汁不得下,乳房膨胀,甚至肿赤成脓。必于尚未肿硬之前治之。剪取大猫胡须硬而长者一根,酒精搽洗干净。于乳头腺孔凹陷处徐徐捻进,进至一定深度则乳汁自然涌出,可将堵塞之孔悉数通开。

注;晚婚头胎者多见此症。我的妻子生大女儿时患此,大小吸奶器均无效。无奈求之于古人方书,偶于《易简方》中见此方法,用之立效。此物刚柔相济,尖而不锐,既不伤组织,又不感觉刺痛。偏方治难病,可谓妙极。以后我广为传播,用之即效。但延至红肿块硬或成脓者,此法即无能为力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zhen0635.com/cyjg/cyjg/14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